网站首页 >  正文
  • 网站首页
2017年第1期工作简报时间:2018-11-02  点击数:

本 期 要 目

Δ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会见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

Δ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受聘我院名誉院长

Δ名誉院长范恒山做客珞珈讲坛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Δ名誉院长范恒山与中部院师生座谈

Δ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课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及政策研究顺利推进

Δ“我国地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治理”团队举办“珞珈区域讲坛”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会见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

6月23日下午,刚刚抵达武汉大学的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校同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举行会见。双方就中部院名誉院长就职等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畅叙校友情怀,共谋中部院未来发展。范恒山表示,感谢学校给予的这份荣誉,要以名誉院长的身份为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的发展作出努力。

韩进对范恒山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韩进表示,未来中部院要进一步拓展学术平台,全面对接校内校外多种资源,努力服务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力争迎来更大的发展。

两位领导就名誉院长工作、中部院发展等事务交换看法。双方一致认为,在武汉大学校方的大力支持下,在院新任名誉院长的领导下,中部院的未来一定能实现质的飞跃。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受聘我院名誉院长

6月24日上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校友范恒山,受聘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聘任仪式在珞珈讲坛举行,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刘海军,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部办副主任陈军,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泰岩,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

黄泰岩为范恒山颁发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聘书,对其受聘表示祝贺。他指出,范恒山本科、硕士都就读于武汉大学,是武汉大学的杰出校友,毕业以后致力于国家经济改革发展理论、政治研究和规划方案的制定工作,长期在国家发改委工作,主持了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上百个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的研究和相关文件规划方案的起草工作,是我国东北振兴、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等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设计者之一,被誉为国家高层智囊。一直以来范恒山校友以强烈的爱校情怀支持武大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对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从当年的成立之初一路走来都给予了全力支持,今天他又重返母校接受这个岗位名誉院长的受聘。他希望在范恒山名誉院长的带领下大家共同努力,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出应有的贡献,使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这个团队的力量更加强盛。

沈壮海宣读聘任文件,黄泰岩为范恒山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范恒山发表感言。他说,当接过黄书记交给我的聘书的时候,霎那间我感觉这份聘书很沉重,它代表着认可、代表着荣誉,也代表着肯定,但是它更代表着期许、激励和嘱托,所以它接过来很简单,但是佩上它并不容易,我愿意竭尽我的热忱,用尽我的心血,用我特有的方式积极工作取得成绩。母校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对于我而言最深刻的记忆是作为莘莘学子中的一员在这里寒热苦读、力学上进,所以我们永远是学校的孩子,尽管今天我年届花甲但是仍然如此,母校的召唤就是给我们发出的指令,这是一个必然的逻辑,也是我们应该秉承的一份情感。所以接下来我要作为一个学生,秉承这份谦卑好好地来工作,我要秉承这份谦卑并用我自己的能力和方式为武汉大学,为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的发展作出努力。最后我要再次感谢学校给我这份荣誉,感谢今天这么多老师和同学们来见证这么一个机会,祝我们学校越来越美丽、也越来越好。

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表示,他期待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在范恒山名誉院长的带领下,以及武汉大学人文学科众多学科在杰出校友的关心下能够更向前有更好的发展。

受聘仪式结束后,范恒山名誉院长做客珞珈讲坛第191期,作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决策与实施”的专题报告。

名誉院长范恒山做客珞珈讲坛解读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6月24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我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做客珞珈讲坛,在樱顶老图书馆作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决策与实施”的学术报告。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泰岩,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人文社科院院长沈壮海,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刘海军,湖北省发改委中部办副主任陈军等出席。黄泰岩颁发珞珈讲坛纪念证书。

范恒山教授从背景和意义、思路和举措、进程和成效三个方面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决策与实施。他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全局要求和区域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也是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三个重大战略”之一,这一战略的决策和实施有利当前、关乎长远,将以其宏大的气魄和超凡的举措而名列史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破解长期深层次矛盾问题,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道路;有利于破解地方城市壁垒打破行政分割,实现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提供经验;有利于完成城市群的形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和空间结构,打造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对接“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增强对环渤海地区和北京腹地辐射带动能力,为全国转型发展和深化开发合作提供示范推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利于整体提高京津冀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他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要认清一个出发点,要解决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就是解决北京一般城市功能和首都功能叠加、功能过杂的问题;一个落脚点就是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因此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要把握方向,又要着眼现实;既要攻坚碰硬,又要稳打稳扎;既要立行立改,也要久久为功。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中央指导与地方联动相结合、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疏解转移与优化提升相结合、立足于内部与借助外部相结合。

他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经过了长时期的前期研究,自2014年初开始,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进入到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扎实推进的阶段,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规划体系基本形成,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也已成套;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在推进过程中间也面临一些诸如疏解中的念旧情节、疏解中涉及到利益主体的问题、战略利好中间带来的干扰效应、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管理体制机制和行政区域问题、舆论引导的管控问题等难点,需要在推进过程中深化研究、稳妥解决。

他最后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是辉煌的使命,面临着空前的挑战,需要超凡的努力,有着光明的前景。

学术报告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欢迎,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表示要秉承范学长对母校的情怀、使命与担当,带着范学长的激励、嘱托与期待,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研究,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名誉院长范恒山与中部院师生座谈

6月24日下午,受聘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做客珞珈讲坛后,名誉院长范恒山来院与全体教职员工及部分学生代表座谈。人文社科院副院长夏义堃主持座谈,中部院副院长王磊、杨刚强,教育部基地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初升,全院教职员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出席座谈。

王磊副院长向范恒山名誉院长及与会人员汇报了学院人员结构、发展现状和未来工作计划,陈志刚、黄永明、张司飞等教师先后围绕主题发言。范恒山名誉院长首先肯定了学院的工作,并就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如何立足大格局、做出大贡献、输出标志性成果、打造有影响品牌,以及学院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战略设想和具体要求。范恒山名誉院长指出,首先大制作、大格局一定要站在大基点上,我们不能拘泥于中部,一定是立足中部、服务全国、关注全球,紧扣国家的重大战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其次要立足我们自身能力的发挥,同时要很好地借助外部力量,既要在学校内、学校间开展合作,又要走出去,要利用国外的优势;再次工作重点上要紧扣战略,通过跟地方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以切中项目,通过提高教学水平、研究水平和讲课质量推进教研;最后要虚实共举、知行并重、人文齐跃。

夏义堃副院长要求学院抓住发展契机,认真贯彻落实范恒山名誉院长讲话精神。同时表示,学校和人文社科院将加大投入,全力支持学院的发展建设。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课题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

5月27日,由我院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联合申报的项目《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及政策研究》,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立项。该研究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协调发展三大主题,全面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方面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常态下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实现协同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建议。该项研究成果将纳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蓝皮书(2017)》计划,预计2017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目前该项目正在紧张有序的推进中。

“我国地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治理”团队

我院“我国地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治理”团队作为武汉大学遴选与支持的青年学术团队,于2017年春季正式发起了“珞珈区域讲坛”系列学术活动,旨在为团队成员创造经常性和实质性交流的机会,为学科发展凝聚资源和动能,实现团队建设与成员个人发展的良性互动。

第一期:湖北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首期讲坛邀请了湖北省发改委中部办副主任陈军,就“湖北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了解析。讲座中,陈军主任围绕着湖北如何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实现产业的升级,如何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同时,推动省内和省际间的一体化发展,如何在建设“一主两副”的同时,推进“多极”的发展,如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的同时,保障粮食生产和保护绿水青山,又如何由整体的追赶和崛起,转向局部的超越乃至引领等系列问题,与来自校内外各单位的数十名师生进行了将近两小时的热烈讨论,并达成了以服务湖北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未来开展合作研究的共识。

第二期: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问题及治理。应团队成员李志刚和范斐邀约,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宁越敏做客第二期讲坛,对“中国城市化的特点、问题及治理”进行了研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2016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超过了57%。宁越敏教授指出,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首先是规模大、速度快,半城市化现象显著;其次是城市化的区域差异突出;第三是都市化现象已经显现,大城市群成为国家经济的核心地区。围绕上述城市化现象的动力机制、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应对,宁越敏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与实践,与近百名师生进行了频繁的讨论和互动。

目前,讲坛的持续举办已广泛吸引了来自政府和高校多家机构的支持和关注。基于“立足本地、放眼全国”的思路,讲坛也通过微信公众号“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和一些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欢迎更多学者来到珞珈山麓,分享他们对于社会经济空间的认知。

“我国地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治理”青年学术团队由我院王磊副院长牵头,成员包括杨刚强副院长、张司飞、孙元元、范斐、城市设计学院李志刚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李雪松副教授,以及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叶林教授、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叶振宇副研究员。除“珞珈区域讲坛”外,作为平台建设和团队活动的内容,团队还在2017年4月底参与承办了2017年首届珞珈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目前,团队正在筹建“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倡议学者联盟”,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积极开展主体功能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