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简介

 武汉大学具有110多年办学历史,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多年来,武汉大学秉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理念,围绕区域与城乡发展以及中部地区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汇聚多学科资源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全方位、持续性和系统性研究。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07年4月。是武汉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而成立的一所直属学校管理的跨学科实体性研究机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性研究机构。研究院设立理事会,理事长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担任,成员包括中部六省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高校负责同志。理事会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学校共建研究院的重要纽带,亦是联合、汇聚中部六省有关力量共同开展中部地区发展问题研究的有效组织形式。

  2018年6月,武汉大学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建设管理模式。

  研究院为中部崛起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承担政策咨询、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聘请著名区域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担任名誉院长。现有在职教职工13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11人,另有兼职研究人员10人。专职研究人员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专职研究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2人为海外博士,7人有博士后研究经历。

  2007年成立至今,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5项,项目经费近4000万元,“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策划出版“中部崛起战略研究丛书”、“长江中游城市群蓝皮书”,出版专著22部,出版外文专著和译著8部。在《经济研究》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36篇、发表SSCI论文61篇。提交咨询报告100余份,若干份报告被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参加高层次、应用型的学术会议和咨询会议310余人次。

  牵头组织理事单位开展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关重大问题研究”、“‘十二五’期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思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5年评估”、“中部地区深化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的战略与策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利益平衡机制的构建与展望”、“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2015”、“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十四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编制总体思路研究”、 “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等重大问题研究。围绕中部地区发展热点、难点问题,承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系列研究项目近40项。

  系列论文“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系列论文“经常项目失衡问题研究”获第七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SSCI论文“改革时期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政府与市场”获第十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于《经济研究》论文“中国制造业省际间资源配置效率演化:二元边际的视角”获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SSCI论文“跨区双向贸易调整的地区化方法:中国湖北省的案例”获武汉市(第1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研究院设有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是直属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从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在院研究生77名,其中博士生24名、硕士生53名,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研究生248名,其中博士生113名、硕士生135名。研究院设立培训部,充分利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以及武汉大学多学科优质师资和科研力量,为当阳市委组织部、武汉市国资委、桂林市科技局、阳江市人大、国电长源、桂林市交警支队、芜湖市委组织部、自贡市人才服务中心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举办多期研修班,培训学员530余人次,取得良好效果。

  创设中国中部发展年度论坛。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支持,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理事会于2010年发起,中部六省发展改革委与有关高校等理事单位轮流承办。论坛是学术界与决策层之间思想碰撞与升华的盛会,目前已分别在武汉、太原、南昌、长沙、郑州和合肥召开了八届,分别就中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和前瞻性问题进行了研讨,孕育出不少优秀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思想和成果,已成为研究和探讨中部地区发展的常设高层论坛。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凤凰资讯、《湖北日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2022年1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