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要 目
Δ《瞭望》范恒山:区域协调发展,谋篇布局新时代
Δ《科学学研究》黄永明: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Δ副院长王磊教授等参与起草湖北省区域经济布局调研报告
Δ范斐副教授获广东省、成都市软科学项目立项
Δ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入选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智库联盟
Δ副院长王磊教授应邀参加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
Δ张彪副教授参加学校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Δ我院参加201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篮球赛
Δ我院修订研究生资格论文认定条件
《瞭望》范恒山:区域协调发展,谋篇布局新时代
近日,我院名誉院长范恒山教授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就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创新实践的基本思路、区域政策逻辑以及需要科学把握的重大问题等方面作了详尽解读。
范恒山指出,进入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突出重点做好四个结合:
第一,进一步增强区域战略与政策的精准性,把对“四大板块”的分类指导和对经济类型地区的定向指导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强化区域政策的协同效应,把促进落后地区“转”与“赶”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注重现实和未来的衔接,把巩固提升地区传统比较优势与积极构建新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坚持外部政策激励和内部动能激活并重,把对困难地区的有力政策支持与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全文详见院官网http://idcc.whu.edu.cn,或公众号“武大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科学学研究》黄永明: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院黄永明教授、18级博士研究生姜泽林在《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10期发表论文《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学研究》为B类权威期刊,现将论文摘要如下:
本文在自由资本模型的理论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金融结构的空间经济学模型,推导出金融结构最优时产业集聚状态亦最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结论。随之采用2005-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层面和四大区域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金融结构、产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第一,证明了金融结构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但是当分区域看,发现了东部地区金融结构与该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第二,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金融结构对多样化产业集聚与专业化产业集聚的作用存在差异性。第三,就全国整体层面上,金融结构指标未超过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较大,当越过门槛值0.7366时,产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将会有所衰减。文章的扩展性分析也基本支撑了前述相应结论。最后指出合理调整金融结构、加强多样化产业集聚治理、进一步提高专业化产业集聚水平及积极探索金融结构调整与产业集聚互动机制等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副院长王磊教授等参与起草湖北省区域经济布局调研报告
11月22日,由副院长王磊教授、张司飞副研究员、于海潮博士生参与起草完成的《推动形成我省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调研报告》在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行了成果汇报。按照省委常委会根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精神,提出我省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总要求,该报告在10-11月间召开专家座谈会、赴有关市州开展实地调研,并向省直相关厅局及各市州开展书面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竞相发展活力不强、中心带动能力不强、加速发展动力不强、优势互补合力不强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武汉、武汉城市圈的引领作用,强化一“芯”驱动;培育襄十随、宜荆荆城市群,夯实“两带”支撑;筑牢粮食、生态安全防线,推动“三区”协同,以及完善区域协调发展“五大机制”,促进优势互补等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报告将在近期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呈交省委省政府供决策参考。
范斐副教授获广东省、成都市软科学项目立项
广东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近日相继公布了2019年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我院范斐副教授申报的“基于空间网络优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研究”、“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创新的演化机制与保障体系研究”分别获批立项。
“基于空间网络优化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将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网络优化视角,从创新能力与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硬环境)、城市群创新网络体系(网络现状)、创新环境和边界效应(软环境)、创新网络优化与协同创新策略(对策)四个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环境和协同发展路径展开深入研究。
“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创新的演化机制与保障体系研究”主要探究产业、大学、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对成都平原经济区不同城市形成的影响。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创新的动态演化过程与动力机制,并积极探索有效提高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深入调查和跟踪观察的基础上,总结成都平原经济区协同创新机制的创新模式,对其创新模式的运用条件、环境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充分调动和协调成都平原经济区内的各种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资源在地区之间各个生产环节的有效协同整合提供重要保障。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入选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智库联盟
日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智库联盟成立仪式暨“十四五”时期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陆大道等,围绕“十四五”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思路等发表了主旨演讲。研讨会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罗文,国家开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周清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昌林,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智库联盟成员单位分别授牌。武汉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智库联盟,中心负责人我院副院长杨刚强副教授参加上述活动。
武汉大学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是依托我院重点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为智库联盟成员单位,该中心将结合自身科研优势,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市场化交易机制和协同发展激励机制研究,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智库联盟由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发起,联合国家级研究机构、沿江11省市发展改革委系统、科研院所、部分高校和社会智库共同建立。
副院长王磊教授应邀参加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
11月21日,我院副院长王磊教授应邀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第十九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简称“华创会”)湖北科技“走出去”专场活动,并发表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产业合作与转移”的主题演讲。演讲回顾了“一带一路”倡议五年以来的总体进展,并对我国四大板块,尤其是中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合作与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下产业转移面临的新形势,即如何以科技园区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先导、以技术转移与合作为渠道,推动企业利用全球范围的科技资源,扩大市场范围、实现科技创新。
据悉,华创会是由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指导,湖北省人民政府、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合作和经贸交流活动,已在武汉连续举办十八届。本届以“万侨同心、共创未来”为主题,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议题举办系列专场活动,引导侨智侨资参与中国及湖北建设发展。
张彪副教授参加学校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
11月13日,武汉大学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座谈会,专家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畅谈学习体会,共同推进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校党委书记韩进出席,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业勤主持。我院张彪副教授作为武汉大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专家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张彪副教授认为,制度是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关键词。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坚定制度自信,推进制度落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其中要特别注重发挥法治的作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法治强调下位法必须遵从上位法,两者的内涵高度一致。当前,法治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法治实施机制业已齐备,应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将全会决定所提出的各项制度逐一落实到位。
我院参加201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篮球赛
2019年武汉大学研究生篮球赛于10月17日正式开赛,我院研究生男子篮球队参赛,与同在E组的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男子篮球队展开角逐。今年是我院篮球队连续第三次参加研究生篮球赛,学院高度重视,教练和领队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虽然相较于对手,我院研究生规模较小,在经验和实力上也有所不足,但队员们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拼搏的精神,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我院修订研究生资格论文认定条件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育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根据武汉大学关于经济与管理学科研究生学位申请的最新规定,从2019级开始我院区域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资格论文条件有显著变化,主要包括实行弹性学制下的资格论文要求与培养学习年限联动、博士生需在高水平国际和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资格论文、鼓励教师以课题组方式联合指导研究生,以及发表在报纸上的论文不再作为学位申请资格论文等内容,旨在引导研究生潜心向学、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