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 网站首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郭熙保 冷成英:区位与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理论与实证时间:2020-07-27  点击数:

我院兼职教授郭熙保、2016级博士生冷成英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年第5期发表论文《区位与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理论与实证》。《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为中文权威期刊,现将论文主要观点摘编如下。

一、摘要

调查数据显示,位于都市郊区的家庭农场具有复合经营程度高、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偏向、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小的显著特征; 而位于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则相反,即复合经营程度低、低附加值农产品生产偏向、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大。这种差异表明,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出现了分化。为此,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利用1162 份家庭农场问卷调查数据构建Logit 或多项Logit 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 区位条件的差异促使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出现差异,都市郊区的家庭农场可依托毗邻消费中心的区位优势经营附加值更高的蔬菜瓜果和水产品等,从而获取更高收益,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则由于距离城市消费中心较远、运输成本高,更多经营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等。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差异与不同农产品的风险差异结合,导致两种区位条件地区的家庭农场复合经营程度不同;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差异与不同农产品的劳动投入力度差异结合,导致两种区位条件地区的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不同。各地政府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区位条件,都市郊区应当着重发展面向都市农业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般农业区则应侧重于大田农业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方向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匹配,提高政策实施的精准性。

二、结论和启示

调查数据表明,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有显著差异,两种区位地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出现了分化。针对该现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① 区位条件是导致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关键因素,在区位差异的影响下,都市郊区家庭农场更多经营蔬菜瓜果、水产养殖,一般农业区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偏向粮油作物、经济作物。② 经营范围差异与农产品的风险差异使得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复合经营程度不同,前者较高而后者较低。③ 经营范围差异与农产品劳动投入密度差异进一步影响到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都市郊区种植类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较小,而一般农业区则明显更大。

以往有关家庭农场的研究缺乏区位视角,该研究表明在政策制定中应将区位因素纳入考虑,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施策,提高政策的精准性。一方面,各地要结合自身区位条件优化家庭农场发展方向,出台扶持政策时要有所侧重,都市郊区主要发展面向都市农业的家庭农场,而一般农业区则应偏向大田农业的家庭农场,提高项目、资金等的支持效率。另一方面,优化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都市郊区应发展偏向都市农业的社会化服务,重点保障蔬菜瓜果、水产等的良种培育、保险、流通等环节的服务能力,而一般农业区则要加强面向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的良种培育、耕种、收割、保险、收储等环节的服务能力,促进社会化服务能力与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方向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