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学校正式印发《关于成立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的通知》(武大科文字[2018]35号)。《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与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建设管理模式。
7月9日下午,我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宣布正式增名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并转达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名誉院长范恒山的祝贺和期望,院研究生会、研究生支部等学生干部出席。与会师生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增名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是我院师生长期以来的期盼,是我院建设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一定要以此为新的起点,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推进研究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不断向前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区域发展研究的新格局,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增名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更加有利于整合武汉大学多学科资源优势,更加有利于释放我院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也更加有利于我院在更广阔的平台为推动我国中部地区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院自2007年4月成立以来,在政策咨询、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国中部地区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10余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80余项,到账项目经费近3000万元;出版专著18部;在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发表SSCI论文13篇;若干份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创设中国中部发展年度论坛;区域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123名;建立了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我国著名区域经济学专家范恒山校友担任名誉院长,有专职研究人员10人,兼职研究人员10人。
在致力于服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同时,近年来,我院就区域和城乡发展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效:
――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自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国家级项目。对区域产业升级,制造业空间有效集聚,区域基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一体化,以及地方政府立法协作等区域和城乡发展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通过“我国地域非均衡发展的格局与治理”青年学术团队,以及产业发展与区域竞争力研究所、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对区域和城乡发展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了研究。
――在《经济研究》、《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就中国制造业省际间资源配置、区域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刻地论述,提出了真知灼见。
――设有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位点。在院研究生74名,毕业研究生123名。围绕区域经济比较、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效率理论与方法、区域金融发展理论与政策、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发展等方向开展了系统研究。
――正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成员,融入了研讨中国区域经济理论、政策和实践的高水平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