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 网站首页
范恒山:谋求高品位 助推“双循环”——关于上合示范区建设的一些思考时间:2020-08-31  点击数:

2020年8月21日,由青岛市委宣传部、中国网等单位主办的“‘一带一路’主题赛启动仪式暨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研讨会”在青岛胶州举行。著名经济学家、我院范恒山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谋求高品位助推“双循环”——关于上合示范区建设的一些思考》的主旨发言。现将发言全文刊发如下。)

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是深化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且经济安全、国家安全风险增大,而我国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的大环境所做出的战略决策,是今后和未来我们要长期努力推进的一项重大使命。这虽然是形势所逼,但也是发展必然,是我们在发展阶段转换时期争取主动、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上合示范区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基础条件得天独厚,能够也必须在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合示范区的优势表现在:有实力雄厚的青岛乃至山东做支撑,有地域广阔、人脉广泛的上海合作组织作依托,有开放包容、互利互惠的“一带一路”建设作基础。且建设上合示范区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因而有来自中国政府和全国各地的坚定支持与帮助。上合示范区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是: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创新性发展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合作联动,推动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促进供给与需求有机配套、生产流通与消费及时转换、产业与市场精细对接,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更加深入的对外开放与国际间的深度合作,推动构建相互融合的新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公平公正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共同促进世界经济沿着开放、包容、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对内对外开放一体展开、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共同发展进步。

这种作用与上合示范区设立的定位在总体上是相符合的。中央明确,设立上合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而要做到这一点,示范区自身的发展及与国内的合作发展是基础。但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上合示范区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与高深的要求。它要求上合示范区不能作为一般开放区建设,不能只满足于提供日益增长的地区生产总值。它的建设运行必须成为合作的支撑、开放的典范,它还应当创造范式、提供标准、形成导向、输送经验。换言之,要更好的履职尽责,特别是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因此,上合示范区必须努力站在高的基点上,积极谋求高品位,全面形成高质量。

顺便要提及的是,中央深改委第九次会议在审议通过《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的同时,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这在客观上呈现出南部深圳特色先行区、北部青岛上合示范区同步建设的格局,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对比建设的状态。今天深圳正在向更高目标迈进,进入了新的爬坡过坎阶段,实现更大的发展并不容易。但深圳毕竟处于区域发展高位,不仅有这些年积累的综合优势,而且也已具备较大的国际影响力和社会感召力。如前所述,上合示范区建设也具备不少优势,且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没有历史的包袱和羁绊,但综合条件和社会影响力与深圳特色先行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为此,上合示范区建设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与超凡的智慧。

基于这种要求,上合示范区建设要切实打好三个基础,力争做到四个示范。

一、要全力夯实三个基础

(一)构筑国际化的开放环境,为“双循环”打好制度基础。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按照最为开放的尺度设计政策构架,以公正、平等、信用为核心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管理体制和营商环境;全面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探索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安排;严格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侵权违法加倍惩治制度;强化配套公共服务,为国际优秀人才流动、创业、居住、生活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二)构筑智能化的运行设施,为“双循环”打好硬件基础。以“通联”为指向、以“高先”为标准一体推进新老基建。全面审视现有基础设施布局,根据需要高标准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加快原有普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全面形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设施。应结合5G网络等新基建,形成国际领先的数字技术与经济体系,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智慧应用。应该特别强调,在新的科技与产业革命快速推进的形势下,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新时代,数字技术已成为开展一切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各类合作无法有效展开,创新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可以说,在这方面落后了,其它一切方面必然会落在后面。

(三)构筑包容性合作平台,为“双循环”打好支撑基础。青岛围绕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化交流中心和海洋合作中心等“五个中心”,已经打造了一批合作平台,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式,充分体现“包容”和“互惠”的原则,结合实际需要与领域特点,谋划搭建一批具有特色的平台、载体和机制,以促进国内地区间和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不仅要重视示范区内部的平台设立,还应考虑依托国际协调机制在其它适应地方合作设立平台。通过平台建设,给示范区不断赋予新的发展能量、持续叠加战略功能和先行先试权利,依此进一步加快和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进程。

二、立足于这样的基础,根据定位的要求,上合示范区建设要力求在四个方面做出示范或表率

(一)在构建开放联动的创新体系上做出示范。开放联动创新不仅能提高创新能力,更能使参与创新的各方共同受惠。上合示范区要成为国际联动创新或合作创新的有效平台,通过推动发展战略协同对接、强化利益共享机制、实行国际通行规则、加强互惠交流等多种手段,促进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与利用,打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的共同体,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球的创新高地和前沿性创新成果的输出地。

(二)在推进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方面做出示范。应对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风险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经济霸凌主义的根本出路在于, 以关键核心技术为支撑形成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提升是全面充分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条件,换言之,产业基础的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应对国际围堵遏制、提高竞争力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强有力保障。上合示范区应借助双向投资合作等途径,协力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环节的补短板和锻长板,促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强筋壮骨、优化提升,打造国际间合作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

(三)在推动多元合作交流特别是经济文化一体交流方面做出示范。上合示范区不仅承负着拓展国际间投资贸易的任务,而且具有推进文化交流的职责。文化交流是国际合作的民心与社会根基,文化交流提升经贸活动,经贸活动促进文化交流。但文化与经贸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表现形式,是不同国家、民族文明的集中体现。如何使文化与经贸既各展其能、竞放异彩,又相向发力、协同发展,需要开展内容优选、成果呈现、机制对接、载体支撑等多方面的探索。而作为“一带一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的缩影,上合示范区已经搭起了包括“商旅文化交流中心”在内的五个中心的构架,依托五个中心开展的多元文化交流合作,特别是在经济文化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探索,将为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提供有益的和新鲜的经验。

(四)在维护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方面做出示范。通过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通过国内外各类市场主体在使用资源要素、享受支持政策、获得公共服务等方面完全拥有平等待遇,通过各种合作机制与平台,推动和深化国际合作,探索全球经济运行新规制。正如青岛所规划的那样,要把上合示范区打造成为与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面向日韩构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的重要平台。发挥类似当年“小球推大球”的效应,用务实的举措遏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应对国际上经济关系“脱钩”与产业链条“断裂”的逆动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