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 网站首页
《湖北日报》王磊:“建成支点”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发展能级时间:2021-07-19  点击数:

(2021年7月14日,我院副院长王磊教授在《湖北日报》第11版“论丛”发表文章“‘建成支点’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发展能级”,现将全文刊发如下。)

发展能级是一个地区和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每个地区的各个行业,都在与其他地区该行业所形成的嵌套性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体现着自身的能级。着眼于“建成支点”,基于“能级提升”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既不是按部就班的发展举措,也不是片面追求规模增长,而必须是以破局性的思维、破冰性的措施,开辟出新的发展领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城市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有形的要素集聚能力和无形的辐射影响能力,也成为影响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商贸物流和生态质量的先决条件。

一、“建成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战略定位

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新时代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建成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北的战略定位,必须一张蓝图干到底、久久为功抓落实。

“建成支点”就是要全面发挥湖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支撑、服务、链接、引领作用,关键在于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战略牵引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区域辐射能力。发展能级是一个地区和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集中体现。每个地区的各个行业,都在与其他地区该行业所形成的嵌套性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体现着自身的能级。水平化协作网络中的某一节点,可能成为其腹地地区垂直型分工网络的顶点。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升湖北发展能级,就意味着要面向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吸引和集聚资源,形成更高水平的发展极核,从而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在中部地区的支点功能。

因此,着眼于“建成支点”,基于“能级提升”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既不是按部就班的发展举措,也不是片面追求规模增长,而必须是以破局性的思维、破冰性的措施,开辟出新的发展领域、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和培育新的发展动力,围绕产业创新、城乡协调、生态绿色、市场流通、民生治理等方面,通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关键性举措和突破性发展,提升我省的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撬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更多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二、提升关键领域在更大范围内的发展能级

在科技创新领域,提升能级的关键在于强化科创策源功能,使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胜势,就是要以争创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重要抓手,紧密围绕“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等万亿级产业,重点依托湖北和国家实验室以及大科学装置,加快集聚创新要素,凸显科学特征,着力把东湖科学城打造成策源能力突出的世界一流科学城,并加快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推动其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

在产业发展领域,提升能级的关键在于共性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突破,以及产业链素质的整体提升,推动湖北作为制造业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一方面,要聚焦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工业基础软件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弱项,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攻关突破。另一方面,以提升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抓手,根据产业链的技术结构、应用领域和发展路线,优化产业布局和招商目标,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在市场流通领域,提升能级的关键在于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和市场枢纽建设,使市场流通的优势成为促进要素集聚和辐射功能,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支撑,就是在对铁、水、公、空、管等基础设施网络“增密、互通、提质”,以及加快客货运通道和口岸平台建设的同时,要通过大力引进和培育行业头部企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商务服务基地和区域金融中心,通过增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舒适便利的消费环境和具有特色的消费场景,建设国际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在生态环保领域,能级提升的关键在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保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型的结合,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既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又实现金山银山“价值”,把绿水青山打造成湖北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就是要在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基础上,倒逼我省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升级,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为抓手,推进以点带面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连创,擦亮湖北生态名片。

无论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是市场流通、生态环保,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的依托和底盘在于城市能级。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支持襄阳、宜昌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城市能级固然表现在上述科技、产业、市场和生态等领域的突破性发展,但在根本上更多地取决于城市品质的提升。随着我国人口向以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集聚的态势日益明晰,城市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有形的要素集聚能力和无形的辐射影响能力,也成为影响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商贸物流和生态质量的先决条件。提升城市品质,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方面将会带来人口,尤其是年轻人群数量的增加和形成更大的本地市场规模,从而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广化和深化,使城市成为更广大腹地地区的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还会吸引对于生活品质具有强烈需求的高端人才流入,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资金和信息要素支撑。此外,城市品质提升,还有助于通过加快人员流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强城市的对外交往功能。

三、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突破口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正成为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提升城市,乃至区域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重要抓手。省委十一届九次会议指出,要发挥武汉城市圈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襄阳、宜昌引领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南北列阵。武汉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下足绣花功夫的三大理念,从规划品质、建设品质、管理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等五个方面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在增强城市的科技创新策源、高端要素集聚的同时,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联通和对外开放交流功能。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宜昌分别处于郑渝、西武、呼南等高铁通道的交汇处,和沿江高铁与呼南高铁的交汇处,全国高铁网的布局赋予了两座城市较好的发展条件。在此背景下,两市应瞄准高铁陆续开通正在和将要带来的要素大量流动的机遇和挑战,立足本地优势,提升城市品质。一方面,要积极配套完善15分钟生活圈、30分钟生活圈,另一方面,要以文旅、康养、教育、零售等行业为载体,持续引进高端服务业和一线品牌,推动商业街区和商圈的提档升级,使人才来得了、留得住,从而推动城市成为更大范围内人口和经济的集聚地,通过本地市场规模和城市服务功能的良性互动,提升城市能级,努力缩小与武汉在公共服务、生活水平上的差距,争取在全国城市序列中获得更高的排位,分别带动十随神和荆荆恩形成全省两翼齐飞的格局。

未来一段时间,湖北将处于“建成支点”的关键时期。“建成支点”的进展快慢和成效如何,对于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乃至推动我国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意义。必须牢牢把握提升发展能级这个关键,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突破口,在创新、产业、交通、生态等领域形成集聚引领、辐射带动的支点功能,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奋力走在前列,书写新时代的湖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