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视点
范恒山: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与对策的一些看法时间:2019-01-24 17:01:34  点击数:

   (《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与对策的一些看法》是名誉院长范恒山教授于2018年11月28日在一次会议上的主旨演讲,演讲对2018年经济运行的态势作了分析判断,特别是对经济下行的原因作了独到阐述,对社会上流行的某些说法作了比照研究,对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和前景作了评估预测,还对下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前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两相对照,值得一读。)

  非常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这个重要的会议。按照会议的要求,我今天要与大家谈一谈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及对策的一些看法。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众说纷纭,怎样应对也有不同的看法。利用大约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想跟大家谈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大势没有改变,今年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第二,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对存在的问题不可掉以轻心;第三,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在关键方面下真功夫求实进展。我重点谈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有兴趣。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大势没有改变,今年的预期目标能够实现。

  在座的各位朋友都很关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也许有一部分朋友看到过我去年底在中央电视台和有关媒体上做过的关于今年经济形势的分析。当时,我就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做过一个预测,即201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低于2017年,应该在6.5%-6.8%之间。前年我也在有关经济分析中对去年的经济增长做过预测,我预测201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超过2016年。事实证明这个预测是正确的。2017年经济增速达到6.9%,超过了2016年6.7%的速度。综合分析,我对今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是在6.5%-6.8%之间,低于去年。

  去年底我在做这个预测时,曾经把世界经济的复苏作为一个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来看待,去年世界经济增长的确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但是我们没有想到,今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就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发起了对世界一些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贸易战。随着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的加剧,我们所面对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不同于前两年的变化,加之我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一些风险隐患开始暴露出来,形成了部分企业和整个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困难,大家对今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形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担忧,与此相应,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也竞相响起,声调比以往许多时候显得都要大。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呢?经济发展是否如我们所愿仍然处于一个较好的运行区间呢?我前面谈到的有关预测是否正确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如前所述,关于今年的经济形势及运行现状,很多人在各种媒体包括微信群这类自媒体上都做过一些分析,可以说莫衷一是,相信大家已经不同程度的了解到了。我的看法是,经济发展的大势没有明显改变,今年总体仍然保持着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状态,有关的预测仍然是正确的。为什么呢?

      其一,主要经济指标和重大社会情势表现良好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方面是,国际公认的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都呈较好增长状态,主要是四个方面的指标。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大家都知道了,上半年增长6.8%,第三季度增长6.5%,而前三季度实现了6.7%的增长。这是在去年GDP达到82.7万亿的基础上的增长。我们的经济基数已经比较大,在这样一个基数上又实现了超过6.5%的增长,应该说是值得称道的,而这个增长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位置的。我们看到了同时期西方一些国家,经济基本上都是在往下走,尤其是德国和日本,经济萎缩的状况比较严重。美国的经济稍好,第三季度年化经济增长率为3.5%,特朗普自我欣赏,说他领导下的美国经济实现了多少年没有出现过的增长,就业实现了多少年没有达到的水平,他给自已的政绩打了A+。但近期美国的经济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我注意到这几天有些学者比较多的微信群在讨论,美国经济可能面临着新一轮的箫条,可能会出现“实体回不去、虚拟上不来”的状况,跟前一段时间的判断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今年我国前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6.7%,这是一个不低的增长水平。

      二是就业水平。到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07万,前三季度已完成全年的就业计划,10月份继续增加至1200万。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31个大中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只有4.7%。

      三是物价。物价始终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增长状态。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10月份有所提高,同比上涨2.5%,涨幅与9月持平。总体表现平稳,没有出现有人预测的要么通缩要么通胀。

      四是国际收支。在中美贸易战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保持稳定增长,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1.3%,其中出口增7.9%,进口增15.5%。10月份,进出口总值增18.2%,其中出口增15.6%,进口增21.4%。外汇储备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人民币汇率略有贬值,但仍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这四大经济指标是世界通用的观察经济状况的指标,数据表明,我国的总体情况是好的,看不出经济衰退的状态。

      另外一个方面是,我国重大社会情势没有出现不良的状态。

      一是社会保持稳定安定。
社会上没有出现因为大规模失业等原因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东北地区2013年以后经济出现下行,辽宁还呈现出负增长状态,但这一轮的经济调整跟2003年之前的状况有明显不同。在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前的当时,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包袱沉重,经济状况不好,所以失业率比较高,在政府门前静坐的人比较多。现在单纯因为经济下行吃不上饭到政府门前静坐的几乎没有,也没有出现因经济下行造成生活质量整体下降的问题。

      二是市场活力旺盛。有的人强调说经济下行使多少家企业倒闭了,我们先不说这个说法没有具体的数据做支撑,我们要说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间,企业的倒闭和新生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如同人的自然生老病死一样。即使在经济高速增长时也会有不少企业会倒闭。同时,我们不能只看到有些企业倒闭了,我们还要看到一些新的企业生成了。据统计资料,今年来全国日均新注册企业超过1.8万户,这个数据一定程度的表明了市场的活力。但这个数据很少被那些热衷于说企业倒闭的人谈起。

      三是消费和服务业加快发展。从综合服务消费和实物消费看,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前三季度,全国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5%,比上半年同期快1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增6.3%,加快了0.4个百分点。服务消费占比提升,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52.6%,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中国消费让世界瞩目,这次天猫“双十一”全球购物节,单日成交额达到2135亿元,创下全球电商纪录新高。此外中国在上海举办的首次进博会,意向成交额达到578.3亿美元。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消费仍然是旺盛的。

      四是收入稳步增长。收入状况是衡量经济状况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脱贫攻坚继续推进,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又一批贫困县摘帽。现在的贫困县摘帽跟以前有所不同,有硬指标考核。如果摘不了帽,贫困县官员升迁都很难,不脱贫调动都不行。我说个具体的事。不知在座的有没有郑州市的同志,今年上半年因为有个工作任务,我想查一下郑州市政府的工作报告,最后没有查到。我请人打电话询问了一下,郑州市的同志告诉我们说,今年郑州就没有公开发布过政府工作报告。原因是郑州市市长是从一个贫困地区调过去的,但那个贫困地区现在还没有摘帽,这个事情报到上面,上面说你没有摘帽怎么能够升迁?得回去!所以没当几天市长,那位同志就回到原地工作了,这样郑州那段时间就没有了市长,没有了市长也就没人做政府工作报告了。近几年脱贫攻坚力度很大,要摘帽得考核很多指标,不能玩虚的。从收入增长本身看,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名义则增了8.8%,其中城镇居民增长5.7%、名义增7.9%,农村居民增6.8%、名义增8.9%。而且人均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大关,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谈到这个问题,我还想说的是,经济是否出现严重衰退,在人民的生活质量上也能充分反映出来。由此我们谈谈另外一个数字,这就是旅游方面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你说经济不行了,日子就一定过得很艰难了,或者说要节衣缩食了,哪有心情去旅游,而且还到满世界去旅游?9月份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杭州开一个国际会议,请我做形势报告,相关同志给我提供了这方面的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增长了12.8%,入境旅游人次增长了6.9%。这个增长幅度应该是不小了,另外今年国庆黄金周更是可观,全国实现旅游收入5991亿元,增长9%。由此看,普通人的生活并没有受到根本影响和出现倒退,说明经济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悲观。

      五是新经济、新动能快速增长。我们把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统称为新经济,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三新”经济快速发展。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2017年“三新”经济按现价计算增速达到14.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出2.9个百分点,去掉物价因素,增10%左右。“三新”经济发展快主要表现第三产业方面,今年“三新”经济发展状况虽然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从新增企业的结构等方面看,“三新”经济的增长应该也是保持着较快增长的势头。

      六是匹配指标表现稳定。从运输量、用电量等等看,都保持着稳定增长。他们与经济增长的状况是相一致的。

  还有一些其它方面,时间关系就不再阐述了。但上面所谈到的这些情况可以说明,今年来我国经济虽然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总体发展状况还是良好的。

      其二,有关情况并非国内外少数人喧染和唱衰的那样

  一段时间以来,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竞相响起,并且有加强之势,一些人言之凿凿,直言中国经济不行了。但研究比对之后,表明有些说法并不符合实际,有的则有断章取义、夸张放大之嫌,有的数据还有不实之处。我说国内外,事实上国外唱衰中国经济是经常的,有的人是年年唱衰,不管中国经济运行状态如何,也无视中国经济40年保持了9.5%以上的增长。国外目前唱衰中国最大的人物是特朗普。特朗普说中国经不起我们打贸易战,经济已经糟糕得不行了,与美国经济的繁荣完全是两重天,他在联合国发言讲自己的政绩时,吹得天花乱坠,说他主政后对美国经济是差不多有史以来最好的,引来会场听众嘲弄性的哄堂大笑。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内的有些人紧跟着唱衰中国经济,调门还比较高,与以往相比有加强之势。他们谈到一些具体事例,我们来分析分析、比照比照,是否实有其事。

      一是说外资大规模撤离。今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区域经济50论坛第八次专题研讨会上,我讲了这个问题,引用了世界有关经济组织提供的数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0月中旬公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约47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其整体水平处于10年来的历史低位,但这个报告特别强调有一个例外,就是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增长达6%,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领域。这是国际经济组织的报告,不是我们自己编的。再看看我们10月份的统计。10月份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保持稳定增长。1-10月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7011.6亿元,同比增长3.3%。有的人还煞有介事的说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他们没有提供具体的例子和数据,从有关部门公布的外资投资增长看也看不出大规模撤离的事实,相反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近期宝马、福特、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跨国企业,或是已经增资中国,或是宣布即将对中国大份额增资。说外资外企大幅撤离显然站不住脚。

      二是说民营企业都不干活了。有人说民间投资大幅度下降,民营企业都不干活了。事实显然并不是如此。我们看到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幅度还是比较大的,而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7%。从10月份公布的数据看,民间投资达到了10%。这说明民间投资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在大幅萎缩,民营企业等待观望都不干活了。从民营企业的机制看,我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们都会拼命干。说他们有钱赚而不想赚钱,从道理上说不通。民营企业发展有没有困难,当然有,需要去解决,当前我以为首先要解决恰恰是一些人不仅不给民营经济发展鼓劲送气,而且是扰乱他们的心理和信心。

      三是说进出口不行了。有人说特朗普打贸易战,中国的产品卖不出去了,进出口状况很糟糕了。我们不想打贸易战,因为贸易战的确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贸易活动。但别人要打我们也没办法,并且也并非严重到不可收拾。至少到目前为止贸易战的情况是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增长,10月份出口达到20.1%。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已超过去年全年,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其中出口增长8.2%,进口增长14.6%。后续的影响会大一些,但仍然是可控的。

      四是拿股市波动说事。前一段,一些人以股市波动状况来证明美国经济好而中国经济不好,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股市是全线飘红、一片繁荣,中国的股市则是一路走绿,一败涂地,由此进一步渲染中国经济衰退,走下坡路。可是这一段呢?美国的股市还是不是全线飘红?纳斯达克股指大幅下滑,而作为领头羊的科技股大幅下跌。其实股市涨跌是很正常的。但中美股市有所不同。中国股市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没有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的状况,有时经济很差股市却好得很,有时经济好股市却并没有相应表现的很好。中国的股市发展往往跟经济不怎么挂钩,更多的是跟领导讲话挂钩,领导一讲话可能就涨个几十点上百点,还会跟政策信息挂钩。但美国的股市却成熟的多,恰恰与他们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从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的经济一些指标出了问题,相应的美国股市就有了反映,开始往下走。我们看到美国的一些重要企业出现了状况,GE股市大幅度下跌,通用汽车最近要关一批厂,特朗普也沉不住气出来干预了。

  这是近一个时期来某些唱衰中国经济的人讲得比较多的事情,所以我今天专门拿出来作点分析,以数据为支撑谈一谈。当然有的唱衰的人说统计局的数据造假,这个我就无法去考证了,你能否拿出有力的证据来呢?或者你能够提供一套大家公认的权威数据来呢?如果拿不出来,我们只能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和权威的国际经济组织提供的数据和事例说话了。

      五是说一些重点地区经济大幅下滑。从6、7月份开始,在微信群里流传有的人写的材料,说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经济都不行了,而他所公布的数据几乎全是负增长。在中国,这些省的经济都是排前几位的,第一位是广东,第二位是江苏,第三位是浙江。这些省的经济不行了,中国经济也就肯定不行了。不了解情况的人还以为真的是有关省份发布的数据。经了解,他们并没有发布这样的数据,而从官方公布的第三季度各省份的经济数据看,情况并非如此。最近这些材料都被屏蔽掉了,这说明它不是事实。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目的是什么?值得思考。

  中国经济运行存在困难,面临着不少问题,这一点我在下面会讲到。但总体还是好的,并不像国内外少数人渲染和唱衰的那样。我们注意到一点,这些唱衰中国的人,大体还是以前一直唱衰中国的那些人。另外,他们与追捧美国经济的人是高度重合的。有些人的基本想法是,中国得跟美国走,美国跟你打贸易战,你得服输、你得投降,否则你就要玩完了。我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不是真的中国人,对美国经济发展他欢呼雀跃,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对中国经济则一味贬低和唱衰,这就不可思议了。联想起其它一些情况可以看出,少数人唱衰中国经济,很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他心理不一定真的认为中国经济不行了,但他有另外一些想法。

      其三,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非不可收拾

  讲这一点也是为了讨论中美贸易战究竟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们应当承认,中美贸易战是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它的负面影响会多一些。我们常说,贸易战没有赢家,只能是两败俱伤。但问题是人家要跟我们打贸易战,我们一再说不要打,人家要跟我们打,我们也没办法。我们不可能投降,不可能做到别人都欺负到我们牙齿边上了,我们还要说要跟他走。有些人说你就得跟美国走,你得投降,我想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都不会这样决策,我也相信在座99%的人认为不应该这么做。别人要跟我们打,我们躲不掉,就得积极迎战。但对中美贸易战及其相关影响,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的科学的估计。在我看来,要把握这样五点。

      第一,对我有影响,但总体可控。据有关部门和专家测算,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完全丧失美国5000多亿美元的贸易,大概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0.2到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有可能从今天的6.7%或者6.5%下降到6%左右。我想我们还可以估计的更为严重一点,下降的更多一些。但这对我们来讲也不是伤筋动骨的大事,我们的经济总量盘子这么大,6%或者更低一点都算很高了。何况我们的对外贸易不可能挂在一棵树上,美国不亮他国亮,可以调节、可以对冲,这是第一。

      第二,对我有影响,但并非都是负面的。在压力面前,可以推动拓展多元化市场,可以倒逼产品质量提升,可以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还可以优化体制、改善服务、降低运行成本,等等。与此同时我们思想上更加警醒,多少年来我们指望更多的利用外国市场,这次美国一巴掌把我们打醒了,不是所有的东西人家都会给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于别人的支持上,最大限度的利用并不是一味依赖。大家看中兴公司这事弄的多尴尬,别人一卡脖子企业七八万人就被打趴下了,你看需不需要自主创新?你看是不是外面什么都能靠得住?如果当年外部环境不逼着我们搞原子弹氢弹和球卫星,我们有今天的建设环境吗?如果连原子弹氢弹都没有,中国还是大国还能成为强国吗?凡事都有坏处也有好处,中美贸易战会逼使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闯出一条道路来。

      第三,对我有负面影响,对美国也有负面影响。从这几个月的实践看,对美国的负面影响还比较大。试举几个例子。美国的农产品特别是大豆的价格大幅度下降。中国是美国大豆产品的主要进口国,美国打贸易战我们实施反制,减少进口,当前美国的大豆价格差不多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许多农民已经卖不起,只有改种小麦玉米等。导致美国制造业成本大幅度上升,由于双方加征关税,相关制造业的零部件成本明显上升,一些原材料价格也相应上涨。货物贸易逆差不降反增。特朗普从美国利益出发,企图通过对别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而减少货物贸易逆差,但从3月22日扬言发起对中国的贸易战,7月份开始实施,现在跟中国打了两轮三个会合。第四个会合箭在弦上,即2019年1月1日对2000亿中国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但效果差强人意,反过来是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贸易逆差增至540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逆差增至402.4亿美元,连续第四个月扩大,再创历史新高,10月份的状况也大抵于此,这可能是特朗普没有想象到的。另外,本来美国对中国的服务贸易顺差很大,现在打贸易战,中国赴美游客下滑,留学的人也不如原来增长的那么多,加上其它方面的,服务贸易顺差也在减少。真是偷鸡不着反蚀一把米。现在特朗普可以说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贸易战对美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他也不得不正视。

       第四,就目前情况看,贸易战对我并没有造成大幅度的影响。刚才谈到了进出口情况,特别是出口情况,仍然增长比较快。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我国一些企业在高关税开征之前抢出口的因素,也不排除美国一些企业抢进口的因素,因为生产链条的原因使美国企业需要许多中国产品的进入,我们也能理性的认识到往下走中美贸易战的负面影响会不断增大。但从这几个月的情况看,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的经济也没有像特朗普说的那样,美国一打贸易战,中国不跟美国做生意了,经济就一塌糊涂了。从就业看也是如此,现在有人传言有多少企业要倒闭,又有多少企业准备要大量裁员,但并没有得到实际事例的支撑,失业率并没有明显提升,也没有看到大规模的失业人群出现。

      第五,既然对双方都有负面影响,正常估计中美贸易战应该不会打到贸易额归零。从美国方面说,都说特朗普爱挑事、不靠谱,但作为一国的总统,特别是美国的总统,我相信他不是真正的疯子,应该还是有理智的。既然不是真正的疯子,他也会理性考虑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的利弊。从中国方面说,中国是被动接受贸易战的,所以也不会往死里打。我们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必然是全球化的坚定维持者,我们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利己主义,不会搞孤立主义,所以也不会往死里打。两方面都有理性,贸易战就不会走向极端。我们注意到,中美两国对贸易谈判都持开放态度,而且许多次谈判是特朗普政府提出来的,不是我们所要求的。目前,新一轮谈判正在进行之中,从目前情况看双方都有退一步的迹象,就看后天见分晓了。我估计应该有些成果。当然究竟是什么状况我们需要拭目以待。刚才我谈到我们可以与美国奉陪到底,5000亿贸易打到归零,不做生意了,但这是极而言之的说法。理性的做法不会走到那一步,对此我们应该有个基本的判断。

      其四,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我们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良好发展的态势,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不是像有些人唱衰的那样,但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增长速度处于下行状况的事实。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下行的原因是什么?我要与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有这样三个方面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这是政府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形成的必然的逻辑结果。

  十八大以后,我们宣布经济进入新常态。所谓进入新常态实际上涉及到三个关键词,或者说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是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能转化或动能转换。所谓速度变化,就是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政府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家,经济增速要下行,所以今天的经济下行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单纯追求高增长不仅会导致不可持续,也会形成粗放增长即经济的低质量发展。根据转变的要求,国家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总体来说是由松到紧。这个由松到紧涉及到多个方面,我举几个方面。

      首先是资金管理的由松到紧。资金管理怎么个由松到紧?从过去的情况看,货币基本上是敞开供应,流动性十分宽松,近些年M2的规模已达到了170-180万亿,这种宽松为一些泡沫型产业、投机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再就是各种融资平台泛滥成灾、想建就建。政府的、社会的,合法的、非法的,公开的、影子的,线上的、线下的无所不有,包括大量的P2P平台。P2P本身应该不是什么坏事,但是P2P一旦掌握在别有用心的人手中就变成了强取豪夺的工具,现在看来大部分P2P平台成了骗取资金的工具,有些导致几十万上百万人受害,直到现在政府部门还在帮助擦屁股。还有就是各种借债,包括政府债务,一届届往下借,规模不断增大。还有各种加杠杆,进一步拉大拉长了债务链条。所有这些做法使资金供应非常充分,但是这种资金供应是建筑在无规则集资融资、建筑在寅吃卯粮、建筑在高利贷、建筑在一个个平台梯次推高资金成本的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它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另一方面在宽松的情况下形成了融资难、融资贵,使资金很难向利润较薄的制造业流动、很难向偿还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流动,直接结果是资金支持了利润高的房地产的发展,而获得高利润的银行资金又进一步向房地产行业倾斜,形成了金融机构和房地产行业的双簧演唱,相互支撑,也导致了国家经济的脱实向虚。鉴于这种状况,近几年国家着手整顿金融秩序、防控金融风险,不仅加强了对货币投放的调控和流动性总盘子的控制,而且大力整顿各种融资平台,实施去杠杆,开展清理政府债务等工作,资金环境明显收紧。

      再就是投资领域的由松到紧。原来基本上是所有领域都可以投资,不加任何限制。包括房地产行业,包括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几十年来,房地产领域可以说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造就了不少大富翁。房地产领域差不多受到了所有方面的喜欢,有GDP和土地财政,政府部门喜欢;能赚高利润,房地产投资商喜欢;买了涨价,购房者喜欢;有了闺女就有了房,丈母娘也喜欢,所以大家讲笑话,中国房地产价格有一部分是丈母娘推上去的。差不多所有方面都喜欢,结果就是造成了价格不断攀升,造成了普通老百姓永远买不起房,造成了经济的脱实向虚。这几年管住了房地产,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来炒的,并且开展了去库存的工作。还有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开展了去产能的工作。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这种从紧调控,对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发展的限制,无疑会对经济增速造成影响。讲一个河北的例子。河北夹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在产业发展上搞不了北京、天津的高大上,领导人的政治地位也没有北京和天津高。但河北也要发展,所以只能打错位,所以过去一些年河北大力发展北京、天津不搞的钢铁等行业,上了很大的规模。就钢而言,有的人调侃说,钢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这些年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搞“三去一降一补”,中央要求河北实施“6643工程”,即压减六千万吨钢、六千一百万吨水泥、四千万吨燃煤和三千六百万重量箱玻璃产能,这些产能并不都是落后产能,有一部分实际上是先进产能,但是它是过剩产能,所以要压减。这一压减,河北的经济就受到了影响。记得有一个时期,河北的GDP掉到了全国倒数第五位。房地产业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过去占到总投资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直接间接涉及到六十多个产业,能量很大。今天有些唱衰中国经济的人不了解更多可能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情,如果政府像过去一样放开房地产、放开钢煤,不搞“三去”,中国的GDP再增加两个百分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还有政府管理上的由松到紧。过去有些管理指标是比较宽松的,例如环保指标没有这么严、要求没有这么高,有些技术指标的管理弹性也比较大,程序也不那么讲究。管理人员对一些做法有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情给钱喝酒就办事、胸脯一拍就决策,现在纯洁党风政风,这些都不行了,在管理上行政力度和技术标准都大大提高了。

      相应的还有舆论氛围的由松到紧。由于在管理、教育等方面的放松,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对许多现象的包容和忍让,这既造成了一些人言行上的恣意妄为,例如有的人利己主义至上,公然倡导“宁在宝马车里哭、不在自行车上笑”;有的人没有基本的道德底线,一味丑化民族的英雄,有的所谓雕塑家甚至让跪了上千年的宋朝奸臣秦桧站立起来;有的企业制假售假、恶意逃废债务;等等。但这种氛围也给社会的创新创造带来了一定的有利条件,而从这个角度说,它是有助于经济增长的。这些年,伴随着党风政风的优化和社会管理的强化,那些明显违反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社会道德的言行收到了抑制。

      与此相关的第二个原因是,新的转变所带来的人们的思想、思路和举措的调整和等待,造成了经济按传统方式运行的减速。人们的一般行为反应是,往松里走往往不会引起过多的重视,但紧了哪怕是紧一点也会引起不适感,而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到一系列调整。在这个过程中间,必然有一个观察、思考、谋划、调整的过程,而表现在具体的操作上会有一个行为上的“时滞”,直接体现在经济运行上,就会是经济增速的下行。由松到紧在行为上造成的“时滞”,对于政府管理者来说,会是由原来的肯干而蛮干、敢干而乱干转变成为谨小慎微,直接表现为开创性、主动性的下降,甚至给人形成不作为的感觉;对于企业来说,会由原来的积极主动变成等待观望和伺机而动。这实际上是一个转型的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经济增速就可能出现下降。

      第三个原因是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从实际情况看,中美贸易战的实际影响是有限的,但是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由于担心会误撞到美国日益扩大的征税清单项目上、担心外部市场受阻、担心相关零配件供应障碍,一些企业对未来投资表现谨慎甚至缺乏信心。而某些唱衰中国经济的人的渲染,更加造成了一部分不谙经济大局的人的恐怖预期,强化了对市场前景的担心。昨天有些深圳的搞投资和搞创新的老板们就跟我谈到这一点,他们讲目前实际影响不大,更多的是信心不足。为什么信心不足?他们怕美国与我们打贸易战不断扩大化,要给这个产品加征税、给那个产品加征税,把成本搞得很高、压力搞得很大,折腾一番赚不到钱,与其今后受煎熬还不如先观望一下,根据情况再调整。有这个心理的企业家可能不在少数。

  从主要方面来看,经济增长速度的下行是这些年战略和政策调整的结果,是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是政策的主动而为。正因为如此,当前的经济下行可知可识、可控可调,存在的问题可以化解,不必过于担心。既然经济下行没有给我们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没有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就能够更缜密、更深入地来谋划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在由松到紧的转变过程中,对哪些要紧、紧的时机、紧的方式等还可以做些科学分析和考量,力求做得更精准一些,要更多的考虑发展阶段的要求,更多考虑培育新经济、新动能的需要,做到该紧的要收紧、该松的要放松。比如环保标准怎么把握?《劳动法》一些条款如何把握?企业“五险一金”怎么把握?都要从实际出发,容许有些过渡。如果操之过急,很多企业就没法正常运行了,经济发展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总的看,尽管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干扰,有内部转变的影响,但我国经济韧性比较强、潜力比较大,且有特殊的体制和固有优势做支撑,稳中向好的态势不会发生重大逆转,大家对此要充满信心,所以我仍然坚持去年底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判,能够保持在6.5%到6.8%间的增长。第四季度的运行情况,我稍后还会谈到。但即使是增速再往下走一点,也不会影响这样一个增速的判断,很快就会得到检验了。

      现在谈第二个问题: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对存在的问题不可掉以轻心。

  我们说“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大势不会发生改变,这是从现实基础和主要支撑等角度来考量的,但能否真正保持这一大势,还要取决于我们的努力,任何时候天上都不会自动掉陷阱,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一些关键问题,为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

      其一,一些指标呈下行状态或者表现不够强劲有力

      一是GDP增速。尽管前三季度增长速度达到6.7%,但第三季度已经降到6.5%,这已经是这些年来的最低点。从全年看,今年GDP增长有可能出现新低,可能会是6.6%到6.7%的状况,而6.6%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就要看第四季度的表现了。如果是6.6%,就是这些年的最低点。10月份的有些指标在回升,对支撑第四季度发展有一些作用,但有些指标还是不够理想,总体上判断,整个第四季度的增长应该不会高于第三季度。当然,究竟是6.7%、6.6%还是6.5%有待观察。

      二是PMI指数。10月份PMI也就是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个月回落0.6个百分点。尽管仍然在50以上,但是已经接近下限了,并且出现了回落。这个指数是国际上通行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警作用。通常认为指数大于50%,就表明制造业总体运行在扩张区间,而小于50%,则就处于萎缩区间。就这个指数看,当前制造业是增长的,但增长不够强劲。当然,10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所下降,可能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十一”黄金周的影响。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情况具有特殊性,很多方面不能与国际上体现出同样的逻辑关系,所以PMI的状况并不一定体现真实的情况。但我认为,既然它是一个观察经济的重要指数,所以还是要认真对待,无论它是短期因素带来的还是有长期性的原因。

      三是投资消费增长水平。总体上看,今年以来的投资消费增长时有波动、指数不高。1至10月投资同比增长5.7%,比前三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虽然连续两月小幅回升,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10月份增长8.6%,增速比9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有关部门分析这主要是受中秋假日错月以及“双十一”电商节前部分商品消费延迟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消费者想等一等,等“双十一”降价再买,这样十一月份指数会上去,但可能会影响十月份的增长。这些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消费增长不如前些年指数高,并且常常体现出一些波动性。

      四是外贸顺差。总的状况是,外贸顺差在收窄,今年前11月贸易顺差收窄21.1%,并且往后走,收窄的幅度会进一步加大。这个跟打贸易战、调整经贸关系密切相关。我们不刻意追求扩大顺差,在当前情况下多一点进口也是必要的。但外贸顺差比较大,我们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的回旋余力就比较大,这也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较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贸顺差的收窄也要引起重视。

      其二,在约束强化的环境下,创新创造活力可能受到影响

     总的看,各方面的约束正在不断增强,这些约束有的是正向约束,有的则是反向约束。从来源看,这些约束有的是主动而为,有的是客观使然;有的来自于国内,有的来自于国外。从内容看,这些约束可能来自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自防范风险的规范、来自保持清廉的严管、来自相关短板的制约、来自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侵扰,还可能来自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来自市场规则的不健全、来自法律体系的不完备、来自社会信用和道德的缺失、来自知识产权保护不够有力、来自市场预期的不明确等。这些方面交织在一起,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创造,也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其中一部分因素会对经济运行形成阻碍,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下行的重要力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其三,存在一些来自深层的制约与挑战

  应该看到,除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外,还有许多来自于体制机制、道德素质、科技创新等深层环节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里我简要的提出三个方面: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关键核心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与命脉。受视野格局、体制政策、资源供给等的影响,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集中力量攻克技术难关的力度有所减弱,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拉大。打贸易战使我们警醒起来,我们不能一味依靠外部市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但我们要改变当前的落后状况,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不仅涉及到思想观念,也涉及到体制机制。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关键核心技术短缺是我们面对的重要挑战。因为此,在发展方面我们就不能够做到长袖善舞、收放自如,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二是社会道德与市场信用的制约。市场信用是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础,而市场信用又以完备的法律和良好的道德为支撑。受拜金主义等的影响,当前社会道德水平堪忧、市场信用缺失,已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过去我们还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今天有些人为了赚钱,可以丧失基本底线,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以别人的生命做代价,长春长生科技公司制售假疫苗就是一个例子。过去我们还讲“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现在是习惯性的逃废债务,欠债的比借钱的还厉害,杀人不一定偿命、欠债也不想还钱。还有社会风气的恶化,像重庆抢夺方向盘的那个灾难性事件、火车上霸占座位还胡搅蛮缠,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反映了社会的道德信用状况。这种状况必然会对经济的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是政府粗放管理的挑战。有为的政府是中国独有的特色与优势。经过探索我们需要两个轮子一块转,即一方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确定性作用,一方面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但在当前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作用表现为十分强势,却并不科学精准,要么高高在上闭门造车写文件,接着是以文件落实文件;要么大而化之作部署,不分青红皂白搞一刀切;要么用运动式的办法抓管理,刮一阵风后一切重归原处。工作往往止于表层、浮光掠影,这种粗放管理表面热热闹闹,实际是无效作为和盲目滥为,对经济的良性发展形成挑战。在今天社会道德与信用基础薄弱情况下,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一方面在法律和制度约束下规范操作,一方面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积极作为、大胆操作,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而言,是一个重大难题。

  还有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问题,在增长速度下行的状态下逐渐凸显出来。而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引起高度重视,着力加以解决,切不可掉以轻心。

      最后简要谈谈第三个问题: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在关键方面下真功夫,求实进展。

  过去的发展实践证明,尽管我们面对着各种挑战,只要我们正视问题、保持定力、沉着应对,我们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化解各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前行。回想一下,我们曾面对过很多困难时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危机,包括1989年的外部严重封锁、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世界金融危机,我们都闯过来了,经济一路高歌前行。面对着今天的困难,我们要有这个底气和信心。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我们面对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要开拓进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拓展外部市场。我们说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准备与美国打到贸易额归零,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愿望,我们不希望与美国打到归零,我们希望把外部市场拓展的越大越好,包括与美国的贸易。我们要深化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但开拓外部市场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努力,我们所能把控的只是千方百计把我们的事情办好,而重点或关键是扩大内需,这是我们的依靠、是我们的根本。有鉴于此,应对经济下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要在一些关键方面下真工夫,求实进展。我个人认为特别重要的有三点:

      其一,要优环境

      优环境就是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关系到经营主体的活跃度、资源要素的集聚度、国家和区域创新度,而且决定着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我们一定要把营商环境搞得好上加好,使投资者愿意投、不想走。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国这些年下了不少功夫,进展良好。在世行的有关排名中,中国排名在从2013年到2016年前移18位的基础上,又从前两年的第78位跃升到第46位,进入到了前50名,但还需努力,重要的不是排名,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通俗的说,要使营商环境体现这样三个要求:一是规则透明、政策稳定、方向可预见,足以让投资经营者形成主动、充满激情。前一段关于民营经济议论较多,社会上有些人出来搅局,扰乱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最后中央领导亲自主持召开民营经济座谈会,重申国家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各个部门、地方的首长也出来谈如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给民营经济发展吃了定心丸。但是我们还是要依法办事,不要搞行政主导,也不要说过头的话,比如,说对民营企业一般违法行为不要怎么怎么的,容易给人造成权大于法的印象,也不利于公平执法,还有其他一些说法也不是十分科学,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应当把一切企业都置于公平的竞争环境下,这才是关键。在营商环境的构建方面,特别要注意给投资经营者一个稳定的、可把握的规制体系和政策安排,不要朝令夕改,信口开河,让人难以适从、不可把握。二是经过实实在在的努力,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优良的营商环境不能让投机取巧者渔利,而要让踏实苦干者受益,只要干实事、出实力就能得到好处。三是服务部门特别是行政部门要真办事、快办事、干净利落的办事、不计代价的办事、没有索取的办事。我认为,说千条道万条优化营商环境能够实现这样三条,则投资踊跃、经营活跃,皆大欢喜。

      其二,要增动能

      增动能,就是要全面调动经营者、劳动者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经济很难搞上去。我们常说,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问题在于怎么样把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使之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扫去一切不合理的制度障碍,摒弃各种歧视性政策,给大家平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平的发展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重点方面,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激发三个方面的人群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是要把企业家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包括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和民营企业的管理者。要通过产权、契约、激励约束机制等的创新,使他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二是要把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出来,不仅给他们崇高的荣誉,还要给他们厚实的待遇,鼓励他们潜心研究、攻克科技难关。三是要把干部的积极性发挥出来,通过公平选择与任用的机制、通过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使广大干部肯干事、敢担当,在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带动与示范作用。

      其三,要补短板

      短板是经济发展的制约,而补短板就是挖掘经济发展的潜能。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要着眼于强化薄弱环节,做好补短板工作。在当前,要注重补三个方面的短板。一是补城乡区域发展的短板。城乡区域不平衡是最大的不平衡,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也主要反映在这个方面,而着眼于这个方面努力就可以开拓数以万亿计的经济发展能量,很多方面现在就可以做。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的欠账很多,与城市的差距很大。现在城市仍然在搞锦上添花,把水泥路改成柏油路,又把柏油路改成青砖路,实施亮化精细化工程,搞得越来越漂亮。能不能把更多的投资投向农村,把乡村公路升级,把村际公路打通?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农村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方面的短板。还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二是补齐贫困地区发展这块短板。到去年底我们还有3046万贫困人口,今年有望脱贫1000万左右,任务仍然繁重,需要通过政策、资金、项目等举措推动贫困地区、贫困人群脱贫致富。补关键核心技术和高质量产品供给的短板。有关关键核心技术的短缺问题,我在前面已经谈到了,在这个方面我们还需要下大功夫。至于经济发展的总体质量,应该说也是我们的短板。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规模已经不小,许多人已开始讨论什么时候位居世界第一了,而目前我们有两百多种产品的产量也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质量怎么样,我们有多少个产品的质量居世界第一?有多少个世界名牌和驰名商标?可以说屈指可数。我们目前顶多算大而不强。在世界五百强中,我们也有了一些企业,但很多是银行,很多企业是因为块头大而不是质量好。所以,我们努力的潜力很大、提升的空间很大,要奋力补齐这块短板。三是补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一方面要把一般的基础设施的短板补齐,如前面所说,推动重要基础设施向乡村、向贫困地区延伸,还要强化各类基础设施的连结协同,打通隔离区带和瓶颈环节,实现立体综合与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抢占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制高点,就像我们抢占支付的制高点一样,在这方面国外形容,美国在写支票,欧洲在用信用卡,而中国已经用支付宝了,我们已经抢占了这方面的制高点。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工智能正成为引领新的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我们要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设施的结合,在建立智能基础设施、智慧城市方面走在世界前面,抢占世界发展的制高点,果若如此,我们不愁经济发展缺乏能量和载体支撑,不愁经济速度搞不上去。

  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参考,总的观点是:我们对经济发展要充满信心,我们的存在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持经济的行稳致远。在经济学者中间,我一直属于谨慎乐观者,今天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也大体反映了这种认识。不一定对,也不希望大家都能赞成我的意见,只是供你们比照研究时做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