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简报
2021年第6期工作简报时间:2021-09-03 09:50:50  点击数:

本 期 要 目
【学术视点】
▷范恒山:关于南北发展差距问题的几点认识
▷范恒山:运用系统思维和立体举措推动实现“双碳”预期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报》杨刚强:确保粮食适度进口稳定与安全
▷《Applied Economics》范斐:创新集聚与城市层级
【社会服务】
▷我院与运城市委政研室开展智库合作洽谈
▷ 杨刚强副院长就“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接受媒体采访
【学术交流】
▷ 我院举办“新世纪全球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机理”学术讲座 
 

范恒山:关于南北发展差距问题的几点认识

  7月25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二十次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视频的方式进行。著名经济学家、我院名誉院长范恒山教授参加会议致辞并作了《关于南北发展差距问题的几点认识》的主旨发言。

  他关于南北发展差距有三点看法:第一,南方与北方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特别是GDP年度增长和总量水平差距的拉大,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是由北方总体区情形成的在产业转型、绿色转变、市场转轨等转型转换过程具有的特殊艰难曲折所导致的;第二,对南北发展的评价不能简单或单纯看GDP的增长状况,还要看对过去突出矛盾的化解,看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平衡,看发展质量的改善,看新生矛盾的显露态势,看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等;第三,北方的加快发展和包括GDP增长在内的一些关键方面与南方差距的缩小,取决于北方能否更快更好地推进各种形态的转型转换。

  他进一步指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特别把握五个“双”,即“双导”牵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双有”协同(政府要更加有为、市场要更加有效)、“双管”齐下(产业转换、结构优化采取两条腿走路)、“双强”并重(做强新老基础设施)、“双能”驱动(内外发展能量)。

  (以上全文详见我院官网http://idcc.whu.edu.cn,或公众号“武大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范恒山:运用系统思维和立体举措推动实现“双碳”预期目标

  7月16日,由青海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五届鲁青论坛——黄河流域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高峰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我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范恒山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作了《运用系统思维和立体举措推动实现“双碳”预期目标》的主旨发言。

  他指出,实现“双碳”预期目标面临着增排的压力和时间的约束。运用系统思维和立体举措推动实现“双碳”预期目标,首要的是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在此基础上抓好三个关键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构造生态文明体系,二是要要协力解决重点领域问题,三是要加强区域合作联动。

  最后,他对于推进黄河流域实现“双碳”目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补充阐述。

  (以上全文详见我院官网http://idcc.whu.edu.cn,或公众号“武大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杨刚强:确保粮食适度进口稳定与安全

  8月18日,我院副院长杨刚强副教授、2021级博士王海森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经济学栏目,发表文章《确保粮食适度进口稳定与安全》。

  文章指出,我国粮食供需呈结构性特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与此同时,全球粮食贸易总量有限,粮食供给潜力存在差异。在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需要充分发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优势,完善安全可控的国内粮食全产业链供应体系。同时积极推动粮食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粮食适度进口的保障作用,增强对全球粮食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要保障国际粮食供应链稳定与安全。

  文章强调,优化国际粮食供应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优化粮食供应链格局,从粮源地集中到多元化布局;第二、完善粮食供应链体系,从产品思维到供给系统再造;第三、创新粮食供应链模式,从“单兵作战”到多链协同;第四、增强粮食安全治理,从合作共赢到全球共治。

  (以上全文详见我院官网http://idcc.whu.edu.cn,或公众号“武大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

《Applied Economics》范斐:创新集聚与城市层级

  近近日,我院范斐副教授,2020级研究生戴尚泽、张可可,在SSCI期刊《Applied Economics》发表题为《Innovation agglomeration and urban hierarchy: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的论文,研究摘要如下:

  该文基于创新产品的市场均衡理论,分析在企业创新产品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均衡状态下创新集聚和城市层级的关系,通过建立两部分经济模型,阐释在均衡状态下创新集聚和城市层级的正向匹配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层级对于创新集聚的影响作用,并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揭示城市层级与创新集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不同城市层级对于创新集聚的阶段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中国城市的创新空间结构与城市层级基本吻合,城市规模越大,所处等级越高,则所能够集聚的创新资源越多。按城市层级指标体系和创新集聚指标体系分别衡量城市层级和创新集聚,计量结果显示城市层级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创新集聚。基于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城市层级的变动是能够引起创新集聚变动的原因,虽然创新集聚对城市层级也有正向且显著的因果关系,但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统计学的角度来说,该关系不具有实质性意义。

  第二,创新空间结构与城市层级的异质性体现为高层级城市创新资源更集中,从回归系数值大小来观察,城市层级对金融集聚的影响程度随分位点的右移基本呈现不断下降的规律,在1%、5%、10%分位数回归的估计系数显著大于其他估计系数。城市规模对创新集聚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特征,当城市规模到达一定临界点后,其对创新聚集的影响呈显著强化趋势。

  第三,城市层级、创新效率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创新集聚具有正向双门槛效应,城市斑块密度对创新集聚具有负向单门槛效应。随着中国城市层级的提升,可以有效的促进创新集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层级对于创新资源的集聚作用越来越明显。处于金字塔顶层的城市对于创新资源的虹吸效应更加明显,城市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层次才能具有广泛的创新辐射力,创新中心需要有相应的实体经济实力予以支撑。城市层级、创新效率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等主要核心解释变量对创新集聚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层级的提升而不断增强,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作用。

  《Applied Economics》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认定的经济学B类期刊,2021年复合影响因子1.835。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00036846.2021.1937507)

我院与运城市委政研室开展智库合作洽谈

  根据武汉大学与山西省省校合作的有关精神,我院于7月上旬赴山西省运城市及其临猗县进行了产学研合作调研洽谈,为进一步发挥我院在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方面的优势、释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功能,在前期调研洽谈的基础上,我院与中共运城市委政策研究室于8月16日上午在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会议室、山西联通运城分公司会议室举行了智库合作线上洽谈会。我院相关研究领域的7名老师以及兼职教授伍新木老师参加,同时邀请了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报、以及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等专家学者出席。运城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运城学院,永济市委政研室,稷山县委政研中心、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临猗、稷山、新绛、芮城县委政研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洽谈。

  运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卫民主持洽谈会,我院副院长王磊教授、运城市委政研室主任孙道生代表双方在会致辞,我院副院长杨刚强副教授、运城市委政研室高泽副主任代表双方签订了市院智库合作备忘录。

  双方对合作项目进行了全方面的对接交流,从市县转型综合配套改革、智库系统干部队伍培训、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运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新时代条件下红色资源与传统文化结合、院校共建文旅融合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大县临猗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究、聘请武汉大学专家进入芮城县生态环境保护智库专家委员会、稷山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县资源盘活路径、深化全域旅游并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联合等12个方面提出了现有问题、解决方案及未来预期。

  双方一致认为,在十四五的重要窗口,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发挥运城独特的经济、文化、地理优势,借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力量,共同研究市县转型综全配套改革的观念、经济、方式、路径、动力、结构、机制、管理等全面转型的新体制新机制新系统,谋划更多重大改革、重要事项、重点工程等转型课题;在内部统筹上,提高干部人员工作能力,全面统筹、积极落实,助力各产业的均衡全面发展;在生态环境上,结合实际,做到有效保护、高质量发展;在文旅发展上,积极探索路径,有效打造文化产品,延伸产业链,发挥品牌效应,拓宽发展层次,发展全域旅游;在农业农村发展上,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附加值,积极发挥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推广特色品牌并发挥集群效应。

  本次洽谈会的圆满召开为我院进一步锻造新时代高水平的“珞珈智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也象征着运城市智库发展的新进展,为运城市蹚出转型新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刚强副院长就“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接受媒体采访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近日,围绕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重点任务,以及湖北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使命和路径等,我院副院长杨刚强副教授就此接受了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记者的采访。

  他指出,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当前在新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中国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部地区发展潜力巨大,要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生产要素变革机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

  他认为,《意见》的出台,有助于中部地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开拓新路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贡献新力量;《意见》将为中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大机遇,中部六省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激发内生动力,细化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竞合效应。湖北省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他还认为,中部地区有五个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存在明显的短板弱项。长期以来,中部地区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发展滞后,存在明显的短板弱项。《意见》从项目建设、投入机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社会治理能力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多措并举,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院举办“新世纪全球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机理”学术讲座

  7月27日上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软科学研究基地暨上海市重点智库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承良教授应邀来院,作题为“新世纪全球创新网络的空间演化机理”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范斐副教授主持。遥感学院田扬戈副教授,城市设计学院林赛南副教授、栾晓帆、刘晓阳副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文毅博士、我院张司飞副教授以及来自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扬州大学、广东省委党校等相关院校的线上师生总计60余人参与交流讨论。

  刘承良教授首先提出当前全球创新要素加速流动、交织成网,形成全球创新网络,地方根植性决定区域创新水平,孕育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传统创新地理格局由核心-边缘向枢纽-网络结构加速重构。其次,他介绍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由两核(美国和西欧)驱动向三足鼎立演化,南非、巴西、印度等新兴科技力量崛起,世界科技版图呈多极化。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高度同构,与开放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刘承良教授分享了中国对外技术转移规模的空间演化,并从地方创新网络、地方技术通道及地方创新环境等方面阐述了技术转移网络的几个影响因素。

  讲座结束后,刘承良教授和我院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